具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
公司热工、机械、电气、环境、土木五大专业齐备
隧道窑炉是一种长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、形似隧道的超大型工业热工设备。它以其连续化生产、高能源效率、产品质量稳定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显著特点,广泛应用于陶瓷、耐火材料、砖瓦、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制品烧成。其核心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:将待烧成的制品放置在窑车上,窑车如同列车般,连续地穿过一条具有固定温度曲线的隧道,在移动中完成预热、烧成和冷却的全部过程。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
隧道窑炉的工作本质是一个逆流热交换的物理化学过程。窑体被划分为三个功能迥异且相对稳定的区域,制品依次通过,完成从生坯到成品的蜕变。
1.预热带
位置:窑炉的进口段。
温度范围:室温至约600°C。
过程:从烧成带流向冷却带的炽热废气逆向流经预热带。窑车上的生坯在此区域被这些热废气缓慢、均匀地加热。
主要作用:
排除物理水:去除坯体中残余的自然水分。
排除化学结合水:使坯体中的粘土等矿物分解脱水。
排除有机杂质:燃烧掉坯体中可能含有的少量有机物。
技术关键:升温速度须严格控制。过快会导致水分急剧蒸发,产生蒸汽压力,使坯体开裂或爆裂。
2.烧成带
位置:隧道窑炉的中段,是温度较高的区域。
温度范围: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而定,可从一千多度到近两千度。
过程:隧道窑炉两侧壁装有多组燃烧器,通过喷射燃料并助燃空气,在此区域形成并维持工艺所要求的高温环境。
主要作用:
氧化分解:完成坯体材料的氧化反应。
玻化成瓷:对于陶瓷类产品,坯体中的长石等熔剂成分形成液相,填充颗粒间隙,使坯体致密化,产生强度和光泽。这是产品获得性能的关键环节。
烧结:对于非陶瓷产品,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固相反应,颗粒间通过物质迁移形成晶界,结合成坚实的整体。
技术关键:温度控制均匀性至关重要,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、颜色和一致性。
3.冷却带
位置:隧道窑炉的出口段。
过程:制品完成烧成后,进入冷却带。窑炉尾部装有强烈的鼓风冷却系统,将冷空气鼓入窑内,直接或间接地与高温产品进行热交换,使其有序降温。
主要作用:
产品定型:使高温下的液相凝固,固定产品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形态。
保证性能:合理的冷却制度可以避免产品产生裂纹、变形或脆性过大,优化其机械性能。
能量回收:被产品加热后的热空气会被抽出,大部分送往烧成带作为助燃风,小部分送至预热带用于干燥。这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效率,是隧道窑节能的核心。